開放式對話如何理解他者的聲音

郝柏瑋

 

       傳統心理治療以語言、談話為主要的治療媒介,舉凡所有的困擾經驗、情緒狀況、關係互動,在治療過程中都被期待能夠好好地用口語表達出來。

 

       語言,被視為是了解自己或他人最佳的工具,說出的話相對應是一個人真實的狀態。但事實上,語言,卻是關係中建構出來的產物,需要放回語言被連結出來的社會關係當中,才能夠真正理解其所代表的意義。

 

        舉例來說,我們一開始學習到「幸福」這個詞,來自於我們所處的社會關係中,如何被定義。我們可能從周遭的照顧者、家人、朋友、同樣生活圈的人們身上學習到並且建構出「幸福」的模樣確切是什麼樣子。對於居住鄰近海邊、靠捕魚為生的社群,對他們而言,幸福可能就是漁獲量保持穩定、海相穩定讓家人能夠安全歸來;對於居住在城市的中產階級孩子來說,幸福可能是買到最新的switch電動、在抓寶點捕獲罕見的神奇寶貝;對靈性修行的人們來說,幸福可能是無欲則剛;對農夫而言,幸福可能是天降甘霖。因此,沒有一個絕對關於「幸福」的定義,處在不同狀態、社會關係之中,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定義。而這只是單一一個詞,就有著各種多元的可能,更不用說包括快樂、憂鬱、難過、方便、輕鬆、為難...,每個人的對於一個字句的表達都會參或著有自己的經驗在裡頭。但我們在聽別人說話時,總是用自己理解的意義在嘗試理解他人,所以總是會有一個地方,是我們以自身的經驗來認知理解都到達不了的。

 

        開放式對話方法,試著認可這種彼此間永遠無法真正了解對方的他者境地(otherness situation)。他者的意思就是非我,不屬於我的經驗、不屬於我的特質、跟我很不一樣的狀態。透過對話的方式,尊重每個人經驗的獨特性,讓他者可以依舊是他者而不用強硬地把自己的經驗拿來全是別人,讓他者能夠有發聲的機會。進入開放式對話中的人們,會帶著好奇、邀請、分享自己,來嘗試接近不同的生命經驗,但絕對不聲稱自己已經懂了,也不會像傳統心理治療使用理論來概念化一個受困擾的主體。除了語言,開放式對話也重視非口語的訊息,在現場的所有音調、表情、肢體動作、手勢、身體感覺都是對話中會留意的部分,讓身體的、非口語的聲音也能夠呈現在對話當中。

 

       除此之外,開放式對話不企圖說服對方、不強硬一定要達成共識,而是期望每個聲音都能被充分聽到。雖然家人可能面臨一個緊急的狀況急需被處理,但這個時候反而更需要聆聽的動作,來連結彼此的關係、確認每個人的想法、廣納所有的作法,集思廣益運用所有社會網絡的智慧一同因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照顧者關懷專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