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專線從12/1開線至今,也默默的接了106通。有些人除了打來專線談自己的辛苦外,也好奇我們專線的接線志工是由哪些人來當的?有什麼條件?受過什麼訓練?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跟大家分享這個部分。
專線志工都是由資深照顧者(家屬)自願投入的,他們有感於自己這一路的照顧歷程,跌跌撞撞,尋找資源,很辛苦,希望能將自己走過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於是在天時地利人和下,集結起來催生出此專線。而這條專線,籌備花了半年左右,接著安排培訓課程,培訓了半年,然後才讓志工正式上線。因為這是我們專線的重要精神:以家人陪伴家人,由照顧者接聽照顧者的專線。
底下是我們的培訓課程內容,可以看見我們努力的和實務現場的工作人員請益,了解現實面,也尋找多方合作的可能、資源間的互相協作與聯結。明年初將會有第二批的專線志工招募,也歡迎有興趣、有熱忱、有意願一起服務精障照顧者的伙伴們,一起走這實踐的路。有興趣的朋友可私訊在FB粉絲頁「瘋靡」,或e-mail到6717@mail.eden.org.tw,我們會再主動連繫。
註:底下志工培訓課程並不是第二屆志工培訓的課程。
時間(三) 1800~2100 |
主題 |
分享人 |
|
05/27 |
專線的介紹、課程說明、志工倫理、受訓志工的自我準備… |
||
是危機,還是轉機,還是經驗重組的學習 |
|||
06/10 |
實務界最行動派家屬工作者:在他者之家的行動 |
||
06/17 |
強制送醫要件、什麼狀況要送強制就醫、醫師的心理狀態、跟醫療人員如何講話的話術(舉實例:成功案例與反面教材) |
||
06/24 |
從發病的現場談起,重新界定什麼是發病?什麼是情緒危機?怎麼去重新看待危機?危機裡的正面訊息是什麼? |
||
認識社會資源不只是資源還是相互的看見:精神醫療工作在醫院與社區的田野樣貌 |
|||
07/01 |
醫院社工師的工作經驗分享與反思 |
||
07/08 |
前衛生局社區關懷訪視員的工作經驗分享與反思 |
||
07/15 |
綜合交流互動、前幾次課程經驗整理 |
||
07/22 |
職能治療師工作經驗分享與反思 |
||
07/29 |
藥事如麻:一個精神科護理師的用藥經驗 |
||
08/05 |
康復之家工作者的工作經驗分享與反思 |
||
08/12 |
綜合交流互動、前幾次課程經驗整理 |
||
08/19 |
就業服務員的工作經驗分享與反思 |
||
08/26 |
一個醫院心理師的真情告白 |
||
09/02 |
身障資源中心工作者的工作經驗分享與反思 |
||
09/09 |
綜合交流互動、前幾次課程經驗整理 |
||
09/16 |
精神科居家治療護理師的工作經驗分享與反思 |
||
09/23 |
家連家精神健康教育協會、甘草園家屬聯誼會工作者的工作經驗分享與反思 |
||
09/30 |
編織什麼樣的合作網絡,在現實現有之下,有什麼樣的基礎是可以作為一個開始點?例如:出院後計劃的實際作用如何發生… |
||
為接線做準備 |
|||
10/07 |
助人觀念澄清 |
||
10/14 |
求助經驗整理 |
||
10/21 |
接線演練 |
||
10/28 |
上線前綜合討論 |
||
自我倡議與法律人權:期待專家做,不如自己來,促成多方合作(自己生比較快) |
|||
11/04 |
11/02-11/04 共識營 |
||
11/11 |
休息一次 |
||
11/18 |
『ICF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所為何人、何事? |
||
11/25 |
家庭照顧者總會的倡議路 |
||
12/02 |
家屬的倡議之路 |
||
12/09 |
藥師的工作經驗分享與反思 |
||
12/16 |
荷蘭與社區在一起的療癒醫院及阿根廷的瘋狂電台、藝術社區經驗 |
||
12/23 |
接線討論 |
||
12/30 |
功能性醫學(暫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