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瘋靡雙週報〉第37期:親密關係暴力(IPV)及心理健康

主編:哲因

副編:龍龍

親密關係暴力(IPV)是全球最常見的暴力形式,而暴露於此則會增加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刺胳針》雜誌(The Lancet Psychiatry)於今年二月針對此議題發表了專文介紹,本期雙週報帶大家一起閱讀此文摘要,進一步了解親密關係暴力。

 

簡介

親密關係暴力是指對於現任或是前任之伴侶施行的任何導致身體、心理或性方面受創的行為,其形式包括身體暴力、性暴力、情感虐待(如侮辱、貶低)、控制或脅迫行為等。如圖一所示,親密關係暴力的發生由多種因子相互影響而成,其中包括結構因素及個別因素,各個因素可能交互影響,而衝突發生及發生後階段亦會加劇因素的狀況,並對於身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並且對於身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本文將討論現有研究證據以幫助識別及降低親密關係暴力之風險,並提出有關心理健康、研究、政策層面之藍圖。

圖一親密關係暴力之驅動因子.png

 

親密關係暴力與心理健康問題之關聯

親密關係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包括

l   遭受親密關係暴力可能增加心理健康問題及自殺的風險

l   童年時曾遭受忽視或虐待者在成年後有更高比例成為施暴者

l   有心理健康狀況的人較容易遭受親密關係暴力,亦被發現有較高可能成為施暴者,尤其當合併物質濫用情況時

此領域的研究仍存在爭議,相關機制仍待釐清,並需注意有污名化、標籤化心理健康問題者之可能性。儘管如此,目前可以知道的是心理健康問題與經歷或實施親密關係暴力之間的關聯在整個生命階段皆可能發生,並且親密關係暴力與心理健康問題的發展和進程有關。

 

親密關係暴力跨越整個生命週期

如上所述,各個階段的風險因子街可能導致最後親密關係暴力的結果。如圖二及圖三,本文以目前證據提出了由個人、家庭、社區和社會等面向著手的預防和干預目標。包括針對特定階段的措施,例如協助兒童照顧以減少虐待和忽視兒童,或經由學校網絡建立支持系統以減少暴力發生;另外亦有跨越多個階段的干預方式,例如預防和治療藥物濫用,以及支持婦女接受中等或高等教育等。

圖片 2.png圖片3.jpg

 

親密關係暴力的測量

本文建議研究者們將親密關係暴力的測量方式進行協調與統整,讓親密關係暴力得以在不同領域的研究之間溝通與比較,也能夠應用大數據去監測。透過有效跟全面的測量方式,也能夠讓親密關係暴力的討論,在精神健康研究變得更加主流化,以了解親密關係暴力與精神健康的關係。

 

促進精神健康系統關注親密關係暴力

本文討論如何改變精神健康系統,以回應親密關係暴力。包括個人與系統層面的介入方式,並且留意避免造成再次創傷、且增加安全性。

 

性別不平等與親密關係暴力

親密關係暴力有許多因素,而性別不平等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本文建議精神健康系統也需要檢視,系統中是否有導致再製性別不平等的因素存在。唯有透過改變性別規範以及暴力的文化,才能夠促進性別平等,提升女性與其他弱勢團體權益,並且減少親密關係暴力。

 

總結 

在過去十年中,對親密關係暴力與心理健康問題之間的關聯,以及如何預防和應對親密關係暴力及相關的心理健康危害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有相當的進展空間。 本文評估了現有證據並提出建議,以改善現況並採取行動,目標是預防親密關係暴力,並在此過程中減少社會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 

 

此為文章摘要內容,若想要看更多可以參考The Lancet Psychiatry Commission on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nd mental health: advancing ment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and policy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照顧者關懷專欄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